陶瓷是中華瑰寶
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古至今從未斷流,陶瓷是中華瑰寶,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。”在數萬年的傳承發展歷程中,陶瓷展現了中華民族精益求精的造物觀、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懷、天人合一的審美思想,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。傳承有序的陶瓷造物史體現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特征。一部陶瓷造物史也是中華文明發展史的縮影和體現,最能揭示中華文明的綿長雋永。從兩萬多年的江西萬年仙人洞陶器到兩千多年前的瓷器,中國不僅是最早燒制陶器的國家,也是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。
武漢博物館
萬象隨陶鈞——館藏古代陶瓷藝術展
“六符既昭晰,萬象隨陶鈞”,唐代詩人權德輿筆下的詩句,如今成為解碼千年陶瓷文明的密鑰。武漢博物館 “萬象隨陶鈞 —— 館藏古代陶瓷藝術展”,正以 700 平方米的展陳空間、160 米的展線長度,將 380 余件(套)館藏陶瓷精品鋪展成一幅流動的文明長卷。
“陶鈞” 二字藏著雙重深意:它是匠人手中旋轉瓷土的轉輪,更是古人眼中宇宙造化的隱喻。古人相信天地如窯,萬物經火候與釉汁的 “窯變” 而生;今日展廳里,那些曾被泥土封存、被火舌重塑的瓷骨,在光影流轉中完成 “二度開窯”—— 山川紋路在青瓷上蜿蜒,花鳥意趣在彩瓷間躍動,人情歲序都凝結成釉色里的時光印記。
展覽以 “泥火交融 —— 陶之始”“隨時物華 —— 陶之臻”“若采自然 —— 瓷之釉”“巧藝天工 —— 瓷之彩” 四個單元,串聯起兩萬余年的陶瓷發展史。從先民手捏的粗糙陶坯,到商代原始瓷器的初見端倪;從東漢青瓷奠定的技術根基,到唐代 “南青北白” 的雙峰并峙、三彩釉陶的異域風情;從宋代名窯競勝的雅致風骨,到元代青花瓷驚艷世界的鈷料光澤;再到明清瓷器融實用與藝術于一體的巔峰之境,每一件展品都是 “火與土之歌” 的生動注腳。
武漢博物館萬余件陶瓷藏品,是古代社會經濟文化的活態檔案。此次展覽擷取精品,讓那些別致造型、獨特釉色與精湛工藝,在觀者眼前流淌出獨樹一幟的藝術韻致。“匠人八方來,器成天下走”,當您步入展廳,便是與跨越千年的文明對話,共赴這場陶風瓷韻里的藝術盛宴。
陶瓷藝術展文化價值意韻
陶鈞運巧,萬象生輝。此展以“萬象隨陶鈞”為魂,匯千年古瓷之精粹,于窯火淬煉中凝練出中華文明之深美閎約。陶鈞者,天工開物之器也,既喻造化之妙手,亦藏人文之精魄。展陳器物皆為歷代匠作之翹楚,每一器皆承歲月之重,載文明之痕,如詩如畫,如韻如律。
青瓷如冰似玉,釉色流轉間可見古人對自然之觀照;白瓷皎潔勝雪,素胎暗紋處暗藏天地之玄機。唐三彩之斑斕,恰似盛唐氣象之瑰麗絢爛;宋瓷之雅逸,更顯兩宋文人之清逸超然。釉下彩繪,筆走龍蛇,山水人物皆成天籟;窯變釉色,幻化無窮,霞蔚云蒸盡顯造化之奇。每一器物皆非獨存之物,而是文化基因之載體,承載著禮樂教化之傳統、農耕文明之智慧、士人情懷之高標。
陶鈞之妙,在于化腐朽為神奇。黏土經火而涅槃,素胎因釉而煥彩,恰如文明經磨礪而升華。古瓷之裂痕非殘缺,乃時光之筆觸;窯變之色彩非偶然,乃造化之詩篇。此中既有“大巧若拙”的哲思,亦有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匠人執守初心,以泥為箋,以火為墨,書寫著中華文明之永恒篇章。
此展不僅為器物之陳列,更乃文化之對話。觀者駐足于青瓷蓮瓣碗前,可感“出淤泥而不染”之品格;凝視定窯孩兒枕,能悟“返璞歸真”之真意。瓷器上的冰裂紋,恰似歷史長河中濺起的浪花,每一道裂痕都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;釉色中的天青,宛如雨過天晴后的蒼穹,將天地之美凝于方寸之間。
萬象隨陶鈞,陶鈞亦隨萬象。此展以器啟智,以美潤心,讓觀者在釉彩流轉間觸摸文明之脈動,于器型變遷中感悟時代之精神。它不僅展現了古代陶瓷工藝之巔,更揭示了中華文化生生不息之奧秘——在傳承中創新,于守正中突破。此等文化價值,恰如古瓷經火后愈發溫潤,隨歲月流逝而愈顯珍貴,終成民族記憶中永不褪色的瑰寶,在時光長卷上鐫刻下永恒的東方神韻。

全面展示了《義勇軍進行曲》誕生、傳播、立法及其深遠影響,通過實物陳列、場景再現、多媒體互動,生動演繹了《義勇軍進行曲》從電影《風云兒女》的主題曲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歷程。館內珍藏首版《義勇軍進行曲》黑膠唱片,是國歌展示館的“鎮館之寶”,首版唱片當年發行量極少,館內現存的這張首版唱片,保存完好,放到唱機上仍能正常播放,激昂的旋律跨越時空,催人奮進,歷久彌新。國歌紀念廣場占地2.7萬平方米,以唱片的造型設計成大型的開放式圓形廣場,寓意著《義勇軍進行曲》從上海唱響全中國。廣場中還設置了一座主題雕塑:一面經過戰爭和歷史洗禮的五星紅旗及一把軍號。在這里,一部電影、一首歌曲、一座雕塑,都能還原歲月的底片,喚起一段紅色記憶,在人們的情感與國歌有關的故事之間搭起一座橋梁。

在當今城市發展的脈絡中,社區服務中心(或稱鄰里中心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)已悄然成為居民生活的核心錨點。它超越了傳統行政場所的范疇,日益演變為集政務服務、鄰里交往、文化展示、精神培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樞紐。是政策落地、服務延伸的窗口,更是凝聚社區情感、展現時代風貌、傳遞文明理念的生動載體。

諾華制藥集團(英語:Novartis International AG)通稱諾華(Novartis),是一家總部位于瑞士巴塞爾的跨國制藥及生物技術公司。其核心業務領域包括各種專利藥、消費者保健、非專利藥、眼睛護理和動物保健等。

一座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與現代展示技藝完美融合的殿堂,坐落于紹興市越城區東浦街道的浙東運河文化園內。這座宏偉的建筑,以其34000平方米的總建筑面積,傲立于綠意盎然的文化園區之中,仿佛一艘穿越時空的巨輪,引領著每一位訪客駛向那遙遠而輝煌的歷史彼岸。博物館以“千年古韻,江南絲路,通江達海,運濟天下”為主題,旨在打造大運河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,向世人展示一幅波瀾壯闊的浙東運河史詩畫卷,一部熠熠生輝的越地文化華章,以及一幅寧紹山水交相輝映的風物長卷。

海之浩渺,夢之無垠。海洋,是生命的搖籃,是文明的淵藪,更是連接全球的藍色紐帶。中華民族的航海史詩綿延千年,熠熠生輝。2000多年前,指南針的發明,為人類跨洋越海的壯舉點亮明燈;620年前,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,在世界航海史上鐫刻下不朽的東方印記。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帆影幢幢,到近代民族海運業的艱難起步,再到現代航海事業的蓬勃發展,航海精神始終流淌在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。

山東博物館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地志博物館,成立于1954年,位于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1899號。

全球高端美妝行業的領軍者雅詩蘭黛集團,在上海這座充滿活力的國際都市中,迎來了其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的璀璨亮相。2024年11月6日,隨著開館儀式的正式啟幕,雅詩蘭黛集團以“無界之境”為主題,向全球消費者展現了一場關于美的盛宴。

近年來,隨著紅色文化教育、黨史學習教育、愛國主義教育的深入開展,全國各地興起了建設紅色主題展館的熱潮。作為弘揚革命精神、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陣地,紅色主題展館不僅是黨史、新中國史、改革開放史、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重要載體,更是廣大黨員干部、青少年和社會公眾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堂。

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內,一座占地400平方米的博物館以“四方館”為名,突破了傳統博物館的物理邊界,將全球旅客的候機時間轉化為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朝圣。作為全球首家機場在地文物博物館,它選址于承載“涇渭分明”地理奇觀與周秦漢唐文明層積的洪瀆原,以“文物+場景+科技”的立體敘事,重構了機場作為“現代絲綢之路驛站”的文化屬性。
